境外市场风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外溢影响研究:中证协2020年优秀重点课题精编
tokenim钱包 2025年1月19日 17:14:33 tokenim钱包最新版 133
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当下,境外风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传递引起了广泛关注,并产生了长远影响。这一现象背后,包含了多种途径的传递和众多经济因素的交织作用。
次贷危机基本面渠道传导
2008年,美国次贷危机爆发,美国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高达70%。这场危机损害了居民的资产负债状况,进而抑制了消费。作为全球消费大国,美国的消费减少,使得危机波及到了我国。当时,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,危机通过流动性、估值比较以及行为金融等途径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。
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,主要依赖出口等行业。然而,美国消费水平的显著下降,直接影响了我国商品的需求。这导致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订单减少,工人面临失业等问题。
欧债危机的渠道冲击
欧债危机主要通过基本面和行为金融途径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影响。在危机期间,我国股市中自然人投资者的比例较高,交易量也较大,这容易导致非理性操作,从而加剧市场波动。从可比较的估值来看,我国国债的利差虽然存在优势,但吸引外资流入的规模却相对较小。在基本面和行为金融这两个方面的风险传导尤为明显。
当时不少散户投资者,往往盲目跟风。受到欧洲债务危机消息的冲击,他们纷纷抛售股票,导致股市出现剧烈波动。同时,我国众多企业与欧洲在贸易等领域紧密相连,欧洲的经济困境不仅影响了自身,也减少了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。
疫情冲击下的流动性渠道
疫情与油价下跌导致全球市场波动,这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。在以往,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境外风险主要通过基本面和行为金融学传播,但此次由于资本市场开放等因素,主要影响途径转变为流动性。面对海外的极端风险,外资有可能撤出,进而引发我国股市的波动。
疫情期间,众多外资企业将资金调回国内,导致在中国投资的部分外资撤离。这引起了股市的显著波动和下跌。同时,众多国内企业遭遇资金短缺,尤其是小型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剧。
投资者情绪渠道的传导
投资者情绪是风险从国外传递到国内的关键渠道。当国外市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减弱,投资者开始减少流动性,这会影响到我国股市。在以往国外风险向国内传播的过程中,投资者情绪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在欧债危机等类似事件中,全球投资者普遍感到恐慌,情绪迅速扩散。受此影响,我国投资者也受到了整体市场氛围的冲击,纷纷抛售股票以规避潜在风险。证券和基金市场出现了大量赎回现象,情况频繁发生。
资本市场开放下的风险暴露
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以及投资者构成的变化,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与美国和欧洲的关联性提升,同时也加大了风险暴露。过去我国资本市场较为封闭,现在在开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更多的外部风险。金融市场间的紧密联系使得我国市场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。
我国部分金融机构投身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活动。同时,国内股市受美股波动的影响愈发频繁。每当美股大幅下跌,我国股市亦会随之产生波动。
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举措
我国资本市场中,个人投资者的占比较大。为了抵御境外风险,增强市场的稳定性,强化投资者教育显得尤为重要。通过合理的投资者教育,能够有效降低非理性投资行为。此外,即便遭遇极端情况,比如境外危机,人民币仍能作为避险工具,外资也有可能增加投资,以稳定资本市场。
通过举办投资风险研讨会等活动,可以增强投资者的认知水平。目前,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进行投资者教育推广工作。此外,外资银行等机构也对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功能持积极态度,认为在特定危机时刻,人民币资产可能吸引更多外资流入。
在我国资本市场面临国外风险传导日益复杂之际,您觉得还应采取哪些手段来增强资本市场抗风险的能力?